林耀基是廣州臺山縣人,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杰出的音樂教育家。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隨馬思聰學習小提琴。1960年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后赴蘇聯(lián)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小提琴家楊柯列維奇(Yankelevich),專攻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他的學生包括劉揚、胡坤、薛偉、徐惟聆、郭昶、柴亮、李傳韻等等。
林耀基先生總能從*平常的生活中拈出各種比喻,把事情說得通透而有趣。在他看來,無論多高深的問題,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而他也會再習慣性總結成獨特的“林氏口訣”,運用到教學里。
一、基本要求:
內(nèi)心歌唱率兩手,兩手順從跟著走;
基本要求勻準美; 膽大心細精益求。
兩預兩要:
內(nèi)心歌唱預先聽,兩手動作預先量,
多余動作要去掉,緊張因素要掃清。
演奏心態(tài):
東西南北中,四面八方通;腳踏地球中,頂天立地松;
情愛我心中,箭發(fā)自弦中;祝君更成功,展翅游太空。
二、左手要領:
換指口訣
指跟發(fā)力到指尖,手指關節(jié)不發(fā)蔫;
指頭輪休存耐力,手指獨立實又堅。
換弦口訣
換弦靠手肘,琴頸為中心;
四指成一線,肘帶腕指根。
換把口訣
下臂帶動腕指根,腕指配合要認真;
先行指頭最重要,按得不準白費心。
揉弦口訣
如坐搖椅如乘轎,又似扇子手中搖;
君能識得此中味,寬、窄、快、慢自可調(diào)。
運弓的基本要領
一要直,二要平,三要穩(wěn)是運弓*基本的要領。
利用重量發(fā)音的精神
手放在弓上,弓放在弦上,重量是多少? 一加一等于二;
弓被抓緊,弓弦分家,重量是多少? 一減一等于零。
右臂動作協(xié)調(diào)的要領
肩、肘、腕、指環(huán)扣環(huán),整體動作不零散;
上臂下臂聯(lián)合動,大刀闊斧聲音寬。
不同弓速演奏的要領
快弓如順風,慢弓似逆風,不快不慢像和風。
三、右手換弦的要領:
平面均勻要走好,欲換先往下弦靠;
平穩(wěn)過渡下條弦,天衣無縫藝更高。
短弓、快弓、跳弓口訣---
手動弓靜拉短弓,上下弓勻拉快弓;
中弓*輕自動跳,弓不離弦出跳弓。
重音和頓弓的奏法---
先松后沖,沖后放松;聲有余輝,近似撞鐘。
或“動一動,松一松;走一下,沖一沖”。
四、兩手配合:
左手一把抓,右手分開拉;
兩手相配合,緊密不分家。
三點相通
三點相通聲音通,點點相連顯神通;
三點合成一顆珠,串起珠子鬧天宮。
四換線不斷
換字不斷氣,腦子不斷線;
左手珠一串,弓子來穿線。
換字易冒尖,時間與空間!
認真攻換字,不斷又黏連。
五、慢練:
慢既是快,要建設不要破壞。
重視基本功不在乎區(qū)區(qū)小技,只在乎能夠駕馭。
“牽一發(fā)動全身,彈一指動靜分,冷與熱互為補,情與法兩分明”,這是林耀基小提琴教學的綱領,而這這幾句看似平淡的大白話,卻蘊含了很高的哲學意味,也包含了林耀基對小提琴的最深刻理解?!斑@幾句話真要是攤開了說,恐怕一天也說不完,但從這些話中,能看出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辨證,就是要時刻想著事情的另一面,在激動時要想到冷靜,在狂熱時要想到安頓,只有這樣,才能拉好小提琴。”
與這幾句玄妙的入門口訣不同,林耀基對于“一天練琴應該練多長時間”的答復則相當肯定,“要我說,身體都是吃壞的,琴都是練壞的”,顯然他反對蠻干,反對整天“痛苦的練習”,此時林耀基便會指指自己的腦子,這也是他的慣常動作,“一定要用腦子,要想清楚弄明白,練習才有效,否則一直在錯誤的道路上練習,練得越多,只能情況越壞?!?/p>
*文章內(nèi)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點贊
收藏
稍后學習規(guī)劃師會與您聯(lián)系,請保證手機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