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八大員資料庫
輸入機構/課程/服務名稱

2021年建筑工程行業(yè)哪些證書最吃香? 

2021-12-07 10:12:14
# 建筑工程培訓 # 建筑八大員培訓

一直以來,建筑行業(yè)都是熱門行業(yè),而建筑行業(yè)*熱門的就是考證了。一證在手,不僅是自己能力的證明,更能升職加薪。但是,各種證書五花八門,而且報名人數逐年增加,考試難度逐年大,但通過*卻逐年降低。考一個含金量高的證書實在不易,那么從事建筑行業(yè),哪些證書含金量高,更值得考呢?


1、建造師證書

從事建筑行業(yè)的企業(yè),對建造師證書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同時,目前住建部發(fā)布的“建造師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定只能擁有建造師證書的人員才能從事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單位負責人。


但是全國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中,取得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的建造師卻少之又少,目前的市場緊缺一、二級建造師。整個行業(yè)內供不應求,所以說建造師只會越來越短缺,越來越“值錢”。


平均薪資:10000-15000元/月


2、造價工程師證書

造價工程師在建筑行業(yè)算是不可缺少的一大成員,工程未動,造價先動。隨著取消造價員考試,造價工程師剛性需求也隨之增加,造價工程師一直處于人才緊缺狀態(tài)。


數據顯示,全國預計造價工程師需求在100萬人以上,由于考試要求嚴格,資質審查細密,迄今全國已取得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頒發(fā)的注冊造價工程師資格證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人才缺口巨大。


平均薪資:8000-15000萬元/月


3、注冊結構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證書,屬于是工程設計資質標準之一,很多設計單位新辦資質都會需要。我國實行的是注冊結構師制度,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考試,取得證書,才有資格擔任結構工程師。


此外,想要拿高薪,除了證書,經驗也非常重要。結構工程師不僅要取得證書,有牢固的基礎知識,而且還需要結構設計經驗,各種的繪圖軟件,這些全部是必需的,所以證書+經驗也讓市場上結構工程師非常少。


平均薪資:1000-18000萬元/月


4、注冊巖土工程師

注冊巖土工程師這個證書可以說是土木工程中含金量最高的證書之一了。證書含金量越高也意味著考試難度大,巖土工程師的考試科目非常多,不少備考的考生為了過,可是付出了不少汗水。


當然能夠拿到這個證書,薪酬情況也是非常樂觀的!你要是一直從事巖土工程行業(yè)的,有經驗,帶中級職稱證,一般單位一年拿個30w不成問題,帶高級職稱證一年基本不低于50w。


平均薪資:15000元/月


5、注冊安全工程師

隨著職業(yè)資格目錄和注冊安全工程師分類管理辦法發(fā)布以后,注冊安全工程師


證書已經成為安全領域*具權威和技術的證書!注安考試難度不算太難,但是考試有嚴格的審核要求,因此通過*不高,目前市場持證人數少,就業(yè)前景非常好。


薪資待遇:8000-11000元/月


6、注冊電氣工程師

電力是維系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資源,注冊電氣工程師的稀缺甚至讓國家電網都加入了搶人才的行列,電氣工程師考試也是各類工程證書考試中比較難的,需要考生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就業(yè)前景好,薪資待遇好。


平均薪資:15000-20000元/月


當然,含金量高的證書還有不少,沒有提到的證書不代表就不好,對于考證,并非每個證都要去考,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讓證書為你的職業(yè)生涯增磚添瓦!


*文章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查看剩余內容
loading
Hi,我是教育寶平臺顧問 添加我的微信,在查找或下載資料時,有任何問題,我會隨時為您解決~
loading
掃描二維碼 添加顧問微信

點贊

收藏

資深學習規(guī)劃師,免費幫您答疑解惑,定制學習方案
限時免費咨詢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1. 和大家聊聊這個非常適合女性的工種--資料員。
    攻略
    # 建筑八大員 # 資料員
  2. 聊聊材料員到底特殊在哪?
    攻略
    # 建筑八大員 # 材料員
  3.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建筑八大員證書的頒證機構。
    攻略
    # 建筑八大員 # 八大員頒證機構
  4. 那么這些崗位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攻略
    # 建筑八大員 # 建工培訓
  5. 建筑八大員是施工企業(yè)關鍵技術崗位八大員
    科普
    # 建工培訓 # 建筑八大員
  6. 2021年建筑工程行業(yè)哪些證書最吃香?
    攻略
    # 建筑工程培訓 # 建筑八大員培訓
相關課程 更多
教育寶建筑工程頻道
教育寶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專業(yè)的建筑工程學習平臺,為建筑工程學員、教育機構、從業(yè)者和上下游搭建連接、互動、交流和賦能平臺。